
合格院校:东京大学
院系:公共政策大学院 经济政策コース
本文是为想要未来考入经济学相关专业大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参考~
我的背景:
国内985金融系本科,京大研究生
GPA: 4.3/5.0
TOEFL: 84
日语:N1
德语:TestDaF TDN5
实习经历:做过三个实习,分别是证券业、银行、私募公司。还有一些贸易口译。
科研经历:参与过一个省科研项目。
最后合格: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 经济政策コース
其实当时我特别想去东大,最想去的就是东大公共,最后梦想成真,十分开心。
我考的是东大公共和京大经济。当时看募集要项京大经济笔试先考,第二天是东大公共的笔试,就决定先考京大经济,下午坐新干线赶去考第二天早上的东大公共。
复习内容:宏微观
微观:武隈老师的那个黄色微观书以及习题册,公务员微观过去问,再看了奥野老师的微观(博弈论内容和数学推导多一些,难度比黄书难)
宏观:福田老师的宏观(比较简单),二神老师的宏观(重要),公务员微观过去问
做了部分高校过去问刷了一遍,重点做了东大公共和京大经济。东大公共题需要买,总体来说题比较灵活,有一些论述,往年还有些不定项选择(至今不知道答案)。京大经济的话官网上会公布近三年的,微观一般比好些学校难一些,但是题做多了就不觉得难了,满分不是梦,宏观比较难,题做多了也只能答对7~9成。京大经济也可以选择统计计量,据说比较简单,但我不想看,不喜欢。
很多学弟学妹大学是纯文科,很担心数学,但说实话日本大学院宏微观经济考试用到的数学真的不难,95%以上的题高中数学就够了。而且宏微观可以考的大学院有很多,比如东大公共、京大经营、京大公共等。如果比较担心自己的经济学0基础或者没有学习的意志的话也可以选择报塾,总会比自己学快一些吧~
募集要项一定要提前看提前准备材料,哪怕还没出今年的,可以以去年的作为参考,一般八九不离十的。根据募集要项提前做好规划。
按照时间线,先说京大经济。
京大经济分高度人才项目和研究者养成项目,必须在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笔试是在同一天考。高度人才可以理解成类似于国内的专硕,主要是培养一些未来就职的技能,毕业论文集体指导;研究者养成可以理解成类似国内学硕,为博士课程做准备,有一些保博名额,有专门的论文导师。高度人才不需要研究计划书,不用面试,考两门;研究者养成需要准备研究计划书和面试,考三门。
听前辈说研究者养成的课程要求和毕业要求都会比较高,我一来不想读博不喜欢学习,二来怕要求太高毕业困难影响就业,就选择了高度人才。这也是我没报名考东大经济这种国公立大学的学硕的原因之一,不想走学术之路。。还有就是高度人才不用研究计划书,不用面试,不用多准备一门科,不会对我考东大公共造成很大压力。但是!京大高度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比研究者激烈很多倍!因为我当时是京大研究生,凭借这个身份游走在京大,认识了很多经济大学院前辈,就获得了很多情报和数据,了解到了竞争情况。
高度人才是纯笔试拼,看过去问会知道高度人才是从几个学科中选两个答,研究这是选三个答。我当初复习的是宏微观,笔试自然也就选了宏微观。很惊讶微观非常非常简单!但是因为是第一次考试很紧张,改来改去耽误了些时间。感觉微观只要学习了都会满分吧。宏观部分就绝望了,觉得比复习的时候做的题难而且题型都变了,关键是找不到思路,学的知识也没用上,不会用,而且一直很紧张。。就觉得自己考砸了,十分绝望,甚至出考场后眼泪都流了出来。还想京大都考不好,东大岂不更完蛋,要没学上了。而且有些后悔没复习计量统计,不然宏观难我可以选择计量统计。后来听朋友说计量统计今年出的也很难,但是劳动经济学十分简单,就是简单的宏微观题。我当时恍然大悟,为什么当时我在发现宏观很难后没有观察其他科的题!会不会其他科目的题用我复习的知识点可以做而且比较简单!
京大研究者项目虽然我没有报,但有几个朋友去考了,可以分享一下从他们那儿得到的经验。研究者项目虽然有面试,但笔试很重要!如果你笔试考得很好,只要面试的时候人正常,思想正常,日语能交流,基本就没问题。甚至有听朋友说导师说就是看笔试的。。所以京大经济无论报哪一个项目笔试真的很重要!主要看笔试!
再说一下东大公共。
东大公共在募集要项明确有说他们是通过综合评价来选拔人才的,所以他们应该考量得比较综合(前辈也这样说),个人觉得除笔试、面试外,英语、GPA、出身院校、其他语言、经历等都属于他们的考量范围之内吧。募集要项里也有明确说如果有其他语言成绩可以一并提出,我当时就有提出一个德语最高级的成绩,虽然不知道作用有多大,但一定是要尽所能向学校展示你的优秀的!但是当然,东大公共也是笔试、面试很重要!其他可以说是加分项~材料方面需要学习计划书而不是研究计划书,而且不用很长。写一写自己的过去一些学习和经历,这些和我未来研究和工作有什么联系,要怎么运用就可以了。
由于京大没考好,东大我已经觉得自己无所畏惧了,再惨能惨到哪里去,于是东大笔试我真的是一点都没紧张,像做练习一样正常做题。庆幸的是,笔试基本没有出我不会的题,觉得不难,非常顺利!所以开开心心考完了笔试。微观就是比较基础的计算题和无敌基础的论述题,宏观往年都会出的迷惑多项选择题这次没有出,出了判断题、计算题、论述题,难度中等。
比较幸运的是,我东京有亲戚,从笔试到面试半个多月住在了亲戚家,不用到处奔波。
笔试果然通过了!但是和往年相比今年笔试刷了很多人,往年笔试刷一半,面试再刷一半,今年光笔试就刷了三分之二,当时想不是缩招就是面试今年面试不怎么刷人(事实证明是缩招了)。一想到和梦想只有一步之遥,我就想一定要抓住机会!我问了很多前辈如何去准备面试,其实就是深入剖析学习计划书,预测教授会问的所有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如果能找到人模拟面试最好啦。还有就是在网上找了一些面经,还有查了一下面试礼仪。至于面试时长嘛,据说是根据你的材料和笔试成绩来定,如果你前面都表现很出色,教授就不会问很多,但如果实力中等,教授会比较犹豫要不要收,所以会问很久很久很久。。
面试当天,穿了正装,我提前去然后在大厅把预测的问题和学习计划书重新看了一遍。面试有分好几个屋,我进屋有三个教授,中间主面试官老师(后来看照片好像是大学院长)让我来个志望动机,然后问了一两个常规问题就过了。左边的老师给我出了个难题,要求我解释,后来又让我更有说服力地解释,我解释了三遍吧,貌似最后老师被我说服了吧,就说啊知道了!真是捏了一大把冷汗。。在这过程中主考官一直在翻看我的材料!第三位老师问的问题比较有趣,比如喜不喜欢读书之类,还有问了问我的数学功底(计量统计),但没有深究,轻松愉快。最后第二位老师又刁难了我一把,然而被我巧妙回答了嘻嘻!出门前两秒听到一直给我出难题的那位老师看了一遍我的材料,说了一声「いいね!」我想他还是比较赞赏我的啊(内心狂喜)。。总之我的面试时间不到十五分钟。
关于面试首先一定要听好老师的问题。整个面试过程我没有出现听不懂老师问题的情况,但是万一问了一些问题你没大听清或没听懂,可以让老师再问一遍,不要没听懂就乱答,让人觉得无法交流。听前辈说再问一遍没关系,老师会放慢语速重新说一遍,但是也不要一直听不懂,那老师就会觉得你日语有问题。。还有就是要谨慎回答,不要着急盲目回答。不要过于卖弄,而且说太多也容易跑题,但也别回答太短所有问题就回答一句话。
其实我当初只想去东大,京大也可以接受,其他学校考上了也不想去的心态所以就只报了这两个(我太钻牛角尖了)。考前几天我意识到自己太危险了,只报了两个最top的学校,而且这两个学校都竞争很激烈,尤其经济有很热门,如果我都掉了,就要面临冬季考试,冬季可以考的学校就不多了,还要继续承受怕失学的心理压力。事实上我还算比较幸运,有好多一起的京大研究生同学只报了京大经济,然后今年京大经济又特别难,没合格的同学就只能冬季考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所以建议大家夏季能接受的学校都报上,毕竟经济的话冬季能考的一般夏季都能考,夏季能考的冬季就不一定了。
其实我当时是有退路的,就是我想如果掉了就考京大经营,也是可以选宏微观考,没研究计划书没面试,但考试要写两篇小文章。看了募集要项,日语英语要求比较松;看了过去问,比京大经济的题简单太多了,而且给自己估了个分数后感觉历年录取最低分数线并不高。但看数据竞争也是蛮激烈的!
京大公共也是一个选择,分一般入试和外国人特别入试,但好像都考的科目比较多,我也是简单了解了一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募集要项~过去问做过,题也不难~
总结:
1. 我个人比较悲观,心理素质很不优秀,在此想和各位学弟学妹说一声一定不要放弃!实在不行就佛性心态参加考试,也不要破罐子破摔放弃!如果我心智再弱一些,或者再傻一些京大考砸后直接放弃去考东大的话。。良好的心态永远很重要!
2. 看好募集要项!出愿不能出岔子!
3. 基础知识要扎扎实实,然后疯狂做题!做题过程中也要查缺补漏。
4. 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比如京大,如果宏微观比较难,可以看看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等的题能不能做。当然,东大公共的话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答宏微观。
5. 如果有条件,强烈建议夏季多报几个学校!想去的都报上,总会有学上!有一个朋友说自己没好好复习,但报了很多学校,其他都掉了,但是被其中一所名校录取啦~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思齐塾 - 专注日本留学」